梅州中医药大会侧记:抓关键走新路促中医药大发展!
28日上午,梅州全市中医药大会在世界客商中心举行。中医走新中医围绕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药大药九游促进梅州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问题,记抓记者采访了相关企业代表和省名中医,关键邀请他们把脉开方,发展为建设“健康梅州”献出“锦囊妙计”。梅州
搭建渠道
人才培养是中医走新中医关键
“我市中医药工作多项指标居于全省前列,这对一个山区城市来说,药大药不容易。记抓”大会公布的关键九游多个数据让广东省名中医、市第二中医医院副院长温乃元略显兴奋。发展他说:“这与良好的梅州群众基础、日益提升的中医走新中医服务质量密不可分,越来越多社会资本的药大药投入也让大家看到了梅州中医药的发展前景。”
但是,振兴中医药,关键在人才。“基层医院人才紧缺,我们城区医院也一样。没有人才去传承,后续的发展就会断层。希望能够有更多名中医,通过在梅州设立工作室、临床带教和授课等方式培养中医人才,医院自身也要积极搭建渠道,将医护人员‘送出去’见世面、学技术。”温乃元说。
2018年9月,广东省葛洪中医药研究院与市人民医院共建国医馆和中医药产学研合作基地,两年来通过开展中医师承教育,为梅州培养了一批优秀中医人才。此次大会,研究院理事温海燕同样将目光聚焦于人才。“梅州地处山区,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度大。”她建议,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路径,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在医疗服务、科学研究、成果应用等过程中,夯实人才根基,提升人才素质。
深入挖掘
药材种植有发展
客家中草药历史文化悠久,加上梅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情况,梅州市南寿峰健康产业园董事长张京维认为,虽面临基地设施条件较差、生产加工力量薄弱等困难,但药材种植仍是梅州发展中医药的一大优势产业。
那么,如何克服困难,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张京维说:“对梅州山地开展普查,摸清梅州野生南药的数量、种类、档次,发展新型、优质、规模化的野生南药开发与利用。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选择一村一品、一镇一景,科学合理规划种植,形成既有单打冠军,又有聚合抱团的发展格局。发展过程中,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并抓好种植、培育、采挖、收购、加工、销售的每一个环节,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三产联动。”
广东新南方青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主任程吉权也对客家中草药大加赞赏。“有些已经传承了几百年了,疗效也很好,但是没有转化为市场产品。因此,如何挖掘、收集有疗效、有价值的中草药,并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研究、造福人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程吉权说。
本报记者:刘巧
见习记者:何春燕
见习编辑:宋一笑
- ·珍爱心灵窗户,远离青光眼|世界青光眼周
- ·向阳而生,焕新出发,2023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盛大开幕
- ·一大波“硬核”农机装备即将亮相广东种业大会
- ·快评丨培育“小菜心”里的“大农业”基因
- ·网传苏州马拉松多名跑者随地小便 组委会回应:强烈谴责
- ·解耦、重构、交互、共生!规模化畜禽饲养工程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顺利举行
- ·粤合好物系列报道丨入选10款最受欢迎“粤合好物”,这款果脯有何魅力?
- ·茂名村小银龄教师:托起“朝阳”的绚烂“夕阳”
- ·避雷!盘货那些罕有的乡游套路,AI锐评亮了|315曝光台
- ·大城市也看农村报,广州这个镇村村订南农
- ·来自大山的米香!连山丝苗米参展深圳博览会
- ·华南农大“双百行动”推动紫金特色农产业发展
- ·在清远,与春天共赴一场光线光线之约
- ·人从众!深圳食博会汕尾馆人气火爆、美食热卖
- ·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南农赋能“中国荔枝第一镇”
- ·读好书,上好网!广东省中小学“绿书签行动”创意绘画大赛获奖名单发布
- ·“农友圈”走进广州从化 数字化效率直抵荔枝园|“农友圈”进村落子④
- ·壮大高素质农机化人才队伍!丘陵山地机械化(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开班
- ·身怀“十八般武艺”,古树医生演绎“树上芭蕾”
- ·韶关翁源:“中国兰花第一县”绽放高质量发展之花
- ·无花果、果桑种植技术教学|绿美广东,村落子种果树
- ·增产超30%!海峡两岸农研院藏粮于技背后的技术实力
- ·壮大高素质农机化人才队伍!丘陵山地机械化(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开班
- ·解耦、重构、交互、共生!规模化畜禽饲养工程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顺利举行
- ·“新茶饮第三股”古茗在港上市,股价收盘飘红
- ·第二十二届广东种业大会佛山分会场12月5日启幕(良种良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