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13 21:06:32 出处:百科阅读(143)
光明村外郎坪组全貌
宝兴县蜂桶寨乡光明村,产业村民距离宝兴县城并不算太远。支撑走上
资源不足、脱贫AG超玩会土地面积少、产业村民劳动力流失……多年来,支撑走上和不少坐落在群山中的脱贫小村庄一样,光明村也面临相同的产业村民问题。
上世纪90年代,支撑走上这里的脱贫村民还过着饮水靠小溪、村组之间路不通、产业村民背着洋芋下山换大米的支撑走上生活。
如今,脱贫光明村的产业村民生活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2018年,支撑走上光明村摘掉“贫困帽”。脱贫这一切,同光明村实现产业发展农户全覆盖、土地全覆盖是分不开的。
蹲点·记录
田园变林园 山村变景区
14日,记者随同宝兴县林业局驻光明村第一书记马伟,前往蜂桶寨乡光明村。
光明村距离宝兴县城20多公里,沿着蜿蜒曲折的AG超玩会山路一直向上,很快到达光明村外郎坪组——公路旁,村口的文化石上镌刻着笔力遒劲的“外郎坪”三个大字。
外郎坪有着旅游景区的模样。
道路两旁,一朵朵金黄色的菊花迎风而舞;一眼望去,村子里尽是规规整整种植的桑树;走近,桑树中间种着连香树、藤椒、木春菊、红叶石楠、红继木……一个个蜂箱边,蜂群飞舞。
“这边的都是叶桑,前段时间已经收割了。”马伟说,光明村和宝兴当地一家林麝养殖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该企业提供桑叶饲料。
观景平台、大水车,村民房前屋后的桃子、柿子、李子树苗……走在光明村,仿佛走在一个风景宜人、空气清新的度假村。
探寻脱贫路 形成发展合力
眼前这番景象,得益于光明村成立的宝兴县外郎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外郎专合社)。外郎坪组,是外郎专合社基地所在地。
2015年,宝兴县林业局成为光明村的帮扶单位,如何让村子脱贫不再返贫,成为帮扶单位思考的问题。
全村600多亩耕地,基本种植玉米和土豆等传统作物,经济效益低。林业局工作人员判定,经济林木在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于是制定了以饲料桑树和藤椒为主的产业发展规划。
种植桑树在光明村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可如何才能将昔日村民零零散散进行种植的土地,集中起来发展特色产业,并让光明村158户村民加入专合社,形成发展合力?
流转土地的尝试,首先选在地势相对平缓、集中的外郎坪组。在前期摸底调查中,外郎坪组60多户农户表示愿意土地流转。
由于群众积极性高,且符合外郎专合社发展需要,到2018年11月,光明村全村土地都实现流转,村民也成为合作社的“股东”——每亩土地每年保底收入800元;合作社采用每户一人,全村轮流的方式组织村民在基地务工;每天80元左右的工资,让村民的收入提高。
聚集起来的土地,让产业发展有了更大发展潜力。
外郎专合社建立起特色产业发展基地,主要发展藤椒、叶桑和果桑等产业。从今年起,外郎专合社延伸产业链,发展林下经济。
随着产业基地发展,光明村的路网、灌溉、环境治理等配套设施建设也同步跟进,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大幅提升。
蹲点·故事
劳力解放 村民有盼头
“现在不用一直守着一亩三分地了。”杨东康说这话时,正在叠风车。
村里有一个景观小鱼塘,可小鱼老是被夜鹭“惦记”。村民想了一个办法,做风车来驱赶夜鹭。
杨东康是外郎专合社的一名小队长,而在外郎专合社成立前,他曾是村里的贫困户。
2005年,杨东康遭遇车祸,落下残疾,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农活。供家里两个孩子念书,照顾杨东康和70多岁的母亲,家里的事全都落在他的妻子身上。
土地流转后,杨东康在外郎专合社务工,妻子则外出打工。这样一来,家庭收入比种地增加不少。
“过去,我基本上没啥收入。现在,务工一天有80元,此外我还有个公益性岗位,一个月有900元,妻子的收入一个月有2400元。”杨东康说。
“早就不想把全家人都拴在土地上了。”一同叠风车的几位村民附和道。
道路通畅 看病不再愁
光明村的小广场上,村民聚在一起,等待蜂桶寨乡卫生院的医生为大家进行体检。
“每年,卫生院的医生要来好几次。”70岁的董顺英刚抽完血,转过头对记者说,“大家的健康意识提高了,不但盼着医生来,不少村民还会自己到县城或者雨城区去体检。”
“现在路方便了,好走!”村民杨永红接过话道。
说起看病,杨永红有故事要讲。
上世纪90年代,从光明村去宝兴县城还十分困难。“道路不通。外郎坪组更是如此,要一直走路下山,还不一定能赶上车。”杨永红说,那时候大家有点小病就熬过去,实在不行,就去乡卫生院抓点药,“进城看病,基本上没有想过。”
那时,杨永红的女儿不小心骨折了。当时,乡卫生院没有骨科,杨永红只好带着女儿去天全县治疗。
“走了整整一天才到天全,脚都打出了水泡。”杨永红说。
如今,村民看病再也不用徒步。从外郎坪组出发,一直到宝兴县城,道路早已经变成可供车辆行驶的柏油路,村民也不用站在路边等候不知何时才会到来的班车。
村民富裕 结婚更喜庆
11月14日,外郎坪组比起平时更热闹,沿着石梯往上走,人越来越多,音乐声也更加清晰。
在一农户门口,女主人满脸笑意,招呼来客。这两天是她家大喜的日子。
次日是儿子舒超结婚的日子,按照农村习俗,头一天叫“花夜”。这两天不但亲朋好友要来祝贺,附近村民也会来帮忙。
舒超去县城置办东西,家人也不着急,“开着小车,到县城也就二十多分钟。”
厨房里,担任厨师的村民忙得不可开交。腊肉、墩子肉、虾、鸡、鱼……“今天总共有十七道菜。”一位村民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曾经的“九大碗”早已“超标”——不但菜的碗数多,菜品也不再仅限于猪肉。
“村里有人结婚,大家都要来帮忙,这是习俗。”杨东康也来到山上,“过去,为了凑够九大碗,种的蔬菜也要拿来充数。”
而以前,大米的获取更让村民头疼。当地的土地不适合水稻生长,村民只能背着自己种植的土豆去换大米。“路难走,每次换上一大缸,但时间久了,新米就变成陈米。”杨东康说。
话正说着,厨房那边响起一声“蒸好了”。木甑子里,是热气腾腾的白米饭……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鲁妮娜
上一篇: 一女子腿部绑藏25只濒危活体龟进境,被港珠澳大桥海关查获
下一篇: 多条地铁新线首迎客流大考 广深地铁单日客流量均创历史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