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时讯视界

时讯视界

走进职教“春天里”!梅州各职校创新办学模式培养技能型人才

时间:2025-01-12 06:23:59 出处:知识阅读(143)

一技成,天下行;匠心聚,走进职教百业兴。梅州AG超玩会今年5月1日起,各职新修订的校创新办学模《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在今年5月中旬召开的式培梅州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提出要集中资源做强做优一批骨干中职学校,养技推动产教融合,春天里为梅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走进职教

近年来,梅州从国家到省、各职市,校创新办学模都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式培位置,而正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养技梅州,是春天里否也乘着政策的东风在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群众对我市职业教育的认知度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多方走访调查,探寻梅州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市技师学院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上实操课。

起步:毕业包分配 职教成“香饽饽”

每年5月的第二周,是我国的“职业教育活动周”,每到这个时候,各地的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就会开展技能成果展示等相关活动。近日,AG超玩会记者走进梅州城西职业技术学校,便感受到该校技能文化节活动的浓厚氛围。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活动设置了互联网营销直播、汽车美容、电梯门系统安装与调试等45项技能展示项目和技能比拼项目。

在各个活动区,城西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务处主任温明剑穿梭其间,在检查活动开展情况的同时,他还不时鼓励学生们要更自信一点,展示好自己所学的技能。“像互联网营销直播、电梯维修等专业都是这几年新兴的专业,在30年前,梅州职业教育比较热门的是电器维修、服装制作等专业,现在这些专业都随着产业变化发展被时代淘汰了。”看着如今“焕然一新”的专业,有31年从教经验的温明剑不禁感慨职业教育发展的变化之快。

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各地都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专业人员,而普通学校无法培养专业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悄然兴起,站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也不例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大批的农校、卫校、警校、铁路学校等学校的招生在当时异常火热。“这些中专、技校其实就是现代职业学校的雏形,当时大学还比较难考,而从这些学校毕业的技术人员都非常容易找到工作。并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专学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就有就业派遣证,国家直接分配工作。”温明剑回忆道,城西职业技术学校原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学,1980年改制为职业高级中学后,走职教与成教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的办学路子,成为梅州较早一批尝试开展职业教育的学校。1996年,该校还被评为粤东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当时学校的学生对于市场发展来说,是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很多工厂早早地就‘预定’了我们的学生,所以我们的学生毕业后要么直接进厂工作,要么就创业自己开店,那时的学生根本不愁工作问题。”温明剑说。

在与多位职校教师交谈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梅州在粤东西北地区来说算是比较早起步发展职业教育的地市,20世纪80年代初的梅州,起初只有几间职校、技工学校,到了80年代末,部门办学开始兴起,各类交通职业学校、旅游职业学校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学校数量甚至超过了现今的职业学校数量。

历程:社会认同度降低 职校发展减缓

虽然梅州曾出现过一阵报读职校热潮,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许多处于中低端生产的企业无力为技术工人提供优厚待遇,且中专毕业生不再包分配工作,让职教的吸引力开始下降,许多部门办学的职业学校逐步合并或被淘汰。与此同时,全国开始扩大高校招生规模。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从另一方面对传统职业教育造成冲击,使得职教就是“差生教育”的偏见逐步出现。

“孩子成绩好的话,肯定就送去读高中了。去学技术实属无奈之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学生家长赖雪辉说,她询问过许多同学的家长,几乎都出于同样的原因送孩子去职校。近期,记者在各职业学校及技工学校发放了一份关于职业教育社会认知度的调查问卷,参与问卷调查的人数达3000多人次,其中学生居多,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以上的人认为,社会对职教学历的认同度较低,且梅州职教发展进程较慢。

据了解,目前,梅州现有正常招生的高职院校1所,中职院校12所,技工院校5所。其中,中职院校在校生2.4万人,“普职比”约6:4(含技工教育和输送珠三角中职学校学生)。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教的发展,我市也是加大投入力度、推进职教快速发展。”市教育局职终科负责人介绍,梅州市不仅在去年推动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实现首批招生开学,完善了职业教育体系,填补了梅州无高职院校的“空白”,还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职教师资的质与量。“但不能忽视的是,对于城市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而言,梅州职业教育的发展仍存在速度略显落后的问题。”该负责人坦言,如今,部分学校在专业设置上难于满足梅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达不到与本地产业相辅相成的作用。同时,梅州中小微企业居多,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与学校开展合作的资源基础和经济基础。少数大型企业参与办学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合作意愿不强,导致产教难以融合,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人才供需“两张皮”,这对于十分依赖实践教学的职业教育而言,是极大的窘境。

探索:多方推动职教高质量发展

当前,梅州正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而职教正是为本地输送大量技能型人才的一大重要出口。在推动职教与实体经济对接发展的道路上,不少学校已做出了探索。

5月20日上午,在市人社局的积极推动下,市技师学院与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三年校企合作战略协议,拟开设全市首个“电子技术应用”铜箔专班。“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既能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又能促进企业发展。”市技师学院院长曾利兰告诉记者。为对接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市技师学院先后6次主动与嘉元科技对接协商,最终决定在人才培养、学生实习、教师社会实践、技能提升培训和鉴定、创新合作办学模式、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等方面与嘉元科技深入开展合作,共同为铜箔产业发展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全力助力我市铜箔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我市第一所公办高职院校,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也正加紧与广梅产业园、嘉元科技的合作。其中,与广梅产业园共建的产业学院预计于明年3月份启用,与嘉元科技合作开办冠名班、开设现代学徒制专业、建立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学院等事项正紧锣密鼓推进中。“我们将针对广梅产业园产业集聚的特色,开设机电、食品、汽车、大数据四个产业学院,并探索推广‘现代学徒制’模式,即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广梅产业园校区进行,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并且这种教育模式能实现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联合教学,加大双方之间的师资交流和培养,促进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不断升级,各行各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不少职业学校也鼓励学生努力提升自己的学历,以拓宽自己的就业路径和成长空间。“现在中职(技工)学校跟普通高中一样,均拥有畅通的学历提升渠道。目前,中职(技工)学生升学途径主要包括‘3+证书’高考、高职院校自主招生、 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市教育局职终科负责人分析道,2021 年我市中职毕业生有 7332 人,升学人数为 1322 人, 升学率达18.03%,比往年有大幅提升,这为我市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首次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相信这对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固有偏见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于梅州职业教育的未来,温明剑充满信心。同时他也提到,本地的龙头企业也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只有多方共同努力,职业教育的作用才能更充分显现,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两条腿”并行发展的理念也会更加深入人心。

图文/梅州日报记者:吴海清

编辑:罗欢欢

分享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友情链接: